有关人士提醒多用市场公平秤
工作人员用砝码对市场内的秤具进行校对。/本报记者卢奕诚摄
三水区质监部门相关负责人蔡耀芬在检查时表示,为了解决三水居民的“菜篮子”问题以及减轻摊贩的负担,区质监部门选取了西南中心城区的几大集贸市场作为试点,进行计量器的免费检定,然后再向全区推广。
现状:多数商贩不主动检定秤具
“减轻摊贩的负担。”蔡耀芬的这句话说到了彭姨的心坎上。与别的摊贩不同,彭姨小小的河粉档中就有三台台秤。按照三水检定一台台秤需要25元计算,彭姨的三台台秤就需要75元!对于这次的免费检定,彭姨是很欢迎的。
其实,彭姨早就想把台秤检定一下,只是一直不知道要怎么检定。彭姨的三台台秤,一台已经摔坏了,一台已经比较旧了,还有一台是新买的。新秤在买回来时就不准,在2公斤时,读数会多出2两,在4公斤时,读数又恢复准确。彭姨担心被顾客说成是“八两称”,所以花100元买的新秤一直没敢使用。
像彭姨这样主动的人并不多,记者走坊多家摊贩,摊主都表示,不知道秤具需要主动检定,只有等到来检查时,才被动接受检查。
问题:“骗秤”的情况并不少见
昨天三水区质监部门总检定186把秤,整改2把,没收2把,合格率达到98%。整改的2把是属于误差较大的,也就是俗称的“八两秤”;没收的2把是属于市面上禁止使用的木杆秤。邓永忠告诉记者,目前市场主要的骗秤手段是调弹簧,通过弹簧秤底端的一个塑胶按键,可以对弹簧秤进行微调,从而将读数增大。
记者随后采访多个买菜的居民,他们都表示,骗秤的情况并不少见。有居民反映,除了调弹簧这个手段外,有的摊主将台秤的显示屏背向或者侧向顾客,顾客在买东西时很难看清指针对准的刻度。也有的摊主在秤菜时,把菜往托盘上一甩,还没等指针完全停止,就很快拿起,让人摸不准到底有多重。
支招:市民要多用市场公平秤
对于居民反映的短斤缺两问题,商业城市场经理陈建银表示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市场提供的公平秤。陈建银告诉记者,平时接到这方面投诉时,市场方首先在公平秤上复检,如果确实短斤缺两,会要求摊主进行相应赔偿。
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大多数居民不知道市场有公平秤,利用它的人就更少了。对于骗秤,他们都喜欢用自己的老办法。买了十几年菜的林婆婆对记者说,只要把菜拿起来,就知道有多少。而带着4岁儿子的邓妈妈则认为,还是到熟人那里买菜最安全,“经常都在这里买菜,跟老板都很熟了,基本上很放心的。当然,现在买菜的时候也会先看看有没有绿标。”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